“綠色中國”引領2013新機遇
發布時間:2013-03-30 新聞來源:一覽林業英才網
“綠色中國”引領2013新機遇
現在,如果在百度上搜索“綠色中國”一詞,相關檢索會自動彈出“綠色中國概念股”,并捧紅了一大批相關概念股。
然而,從目前來看,許多“綠色中國”概念股仍停留在概念炒作階段。“綠色中國”該如何破題,怎樣才能變成真金白銀? 就目前而言,“綠色中國”的提出僅僅是開了個題,如何才能把十八大報告中的這一充滿無限想象空間的概念所能帶來的機遇變成現實的發展,同樣需要長期細致而艱苦的努力。
一般而言,綠色投資具有周期長、資金量大等特點,但在全球“綠色工業革命”的競爭中,無論國家還是企業都在加大綠色投入,在進行科研的同時推進綠色產業。雖然十八大提出了“綠色中國”的藍圖,并由此催生了大量的投資機會,但目前來看僅有涉足生態修復、園林建設、污水處理、空氣凈化等環保產業相關上市公司直接受益。因此,投資者要慧眼識珠,從環境建設、植被保護、污水處理、資源再生四條主線進行合理布局,切勿盲目跟風炒作。
人們說,“綠色中國”既是外表,更是內在。因此我們有理由期待,隨著生態文明建設上升到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并列的重要地位,未來我國必將出現一系列與綠色經濟相關的新技術、新產業、新商業模式。掘金“綠色中國”,既能為祖國山河披上美麗綠裝,更能給自身發展鋪設更加美麗的明天。
發展林業是實現科學發展的重大舉措
實現科學發展,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科學發展道路。推動科學發展,必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可持續性!督ㄗh》明確提出了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科學發展的5個基本要求。林業是一項重要的公益事業和基礎產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中居于戰略地位。中央林業工作會議進一步確立了林業的“四個地位”,即:林業在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態建設中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開發中具有基礎地位,在應對氣候變化中具有特殊地位;明確賦予了林業的“四大使命”,即:實現科學發展必須把發展林業作為重大舉措,建設生態文明必須把發展林業作為首要任務,應對氣候變化必須把發展林業作為戰略選擇,解決“三農”問題必須把發展林業作為重要途徑。這是黨中央在新的歷史時期對林業的最新認識成果,深刻揭示了林業將在我國“十二五”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科學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ㄒ唬┝謽I在實現生態良好中承擔著首要任務,能夠有效保護人類生存基礎、拓展發展空間!督ㄗh》明確提出要“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高生態文明水平”,以及“加強生態保護和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加強生態保護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科學發展的重要著力點,也是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必然要求。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全國生態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全國森林資源明顯增長,森林覆蓋率從建國初期的8.6%增加到20.36%,森林蓄積量達到137.21億立方米。局部生態得到改善,防沙治沙取得突破,物種保護明顯加強,林產品供給能力有效提高,為維護生態安全、促進科學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但是,從總體上看,我國生態狀況依然十分脆弱,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不協調,生態承載力與經濟增長需求不適應,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發展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目前,我國森林面積1.95億公頃,人均0.145公頃,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森林覆蓋率20.36%,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2/3,排在世界第139?位;森林蓄積量137.21億立方米,人均10.15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7。森林資源稀少,給我國帶來了十分嚴重的生態問題,制約了經濟社會的科學發展。突出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生存發展空間縮減。全國沙化土地面積174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18.1%,還有近32萬平方公里土地具有明顯沙化趨勢,“十一五”期間累計發生強沙塵暴、沙塵暴和揚沙浮塵天氣近50次;還有石漠化土地面積12.96萬平方公里,并且以年均2%左右的速度擴展。土地沙化和石漠化不僅導致生態惡化,制約區域經濟發展,而且影響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嚴重吞噬中華民族的生存與發展空間。二是土地質量嚴重下降。全國水土流失面積達356萬平方公里,占國土總面積的37.1%,每年流失土壤45億多噸,損毀耕地90多萬畝。三是生物多樣性面臨嚴峻威脅。全國已有233種脊椎動物瀕臨滅絕,哺乳動物瀕危物種增加到83種,鳥類瀕危物種增加到86種,36種野生植物的種群數量僅存1000株以下,而且我國生物物種遺傳資源喪失和流失嚴重,許多藥用生物野生資源瀕臨枯竭。生物多樣性作為占領未來發展制高點的重大戰略資源,作為維護生態平衡、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物質基礎,一旦喪失,將對未來發展造成難以估量的重大損失。四是淡水資源匱乏。由于森林涵養水源的能力下降,水土流失嚴重,特別是我國天然濕地急劇減少,湖泊水面面積由7.1萬平方公里減少到5.2萬平方公里,洪澤湖、鄱陽湖、太湖水面面積分別減少了54.2%、33.3%、14.8%,昔日“八百里洞庭”已從1940年代末期43萬公頃,減少至目前的24萬公頃;三江平原自然沼澤面積已由建國初期的500萬公頃減少到目前的156萬公頃,沿海地區已喪失濕地200多萬公頃,導致蓄水調洪能力下降,凈水貯碳功能降低,嚴重影響淡水資源安全。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生態“負債國”之一,生態問題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最大的障礙之一,生態產品已成為我國最短缺的產品之一,生態差距已成為我國與發達國家的最大差距之一。
我國林業履行著建設森林生態系統、保護濕地生態系統、改善荒漠生態系統、維護生物多樣性的重大職責。“三個系統一個多樣性”決定著國家生態狀況,維護著國土生態安全。森林和濕地是全球最主要的兩大生態系統,它們以70%以上的程度參與和影響著地球化學循環過程,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物質交換和能量流動中扮演著主要角色,對保持陸地生態系統整體功能、維護全球生態平衡發揮著中樞和杠桿作用。森林還被稱為“物種基因庫”,維護了全球陸地90%的生物物種。濕地又被稱為“淡水資源庫”,我國濕地維持了全國可利用淡水總量的96%。如果森林和濕地從地球上消失,陸地90%的生物將滅絕,全球90%的淡水將白白流入大海。在一定意義上說,人類如果失去森林、濕地,生態系統就會遭到徹底破壞,人類就會失去生存空間。在未來的發展進程中,我國人口還將持續增長,脆弱的生態環境承擔著越來越大的人口壓力,單位土地的人口負荷更趨嚴重。要實現科學發展,必須要解決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物種減少、濕地萎縮和森林資源不足等重大生態問題,提高我國生態承載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這就要求充分發揮林業在生態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加快構建國土生態安全屏障,努力擴大生態容量,有效拓展中華民族的生存基礎和發展空間。
。ǘ┙洕Y構戰略性調整迫切需要發揮林業維護資源能源和糧食安全功能!督ㄗh》提出“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樹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強資源節約和管理,以及加強現代能源產業體系建設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森林在陸地生態系統中占絕對主導地位,森林生態系統生物量占陸地生物量的90%,森林單位面積生物量是同等面積農田和草原的20-100倍。我國森林生態系統生物量占到全國陸地植被生態系統總生物量的70%。因此,林業被公認為天然的循環經濟、低碳經濟和綠色經濟的復合體,是新世紀極具潛力的朝陽產業。木材、鋼材、水泥、塑料并稱為支撐經濟發展的四大重要原材料,其中唯獨木材是綠色、可再生的。我國是世界木材消費大國,木材及林產品需求一直呈剛性增長,“十二五”期間,我國年均木材需求將達4.5億立方米,國內最多能提供3億立方米,缺口達1.5億立方米以上。多年形成的依靠進口木材解決國內市場供應的模式,將因一些木材出口國限制出口,面臨嚴峻挑戰。同時,據預測,我國經濟林產品、林化產品和食用菌等林副產品需求不斷增長,到“十二五”末,缺口達近3000萬噸。因此,保障我國木材等資源安全迫切需要林業增強戰略資源儲備能力,立足國內最大限度地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木材及林產品的需求。
我國人口數量的持續增加和膳食結構的改善使我國糧油消費需求呈現剛性增長態勢。我國人均耕地1.41畝,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稀缺的耕地已成為糧食產量增長的最大制約。林業擁有46億畝林地,其中有6億多畝宜林荒山和大量“四旁地”,發展木本糧油潛力巨大。目前,全國食用植物油60%靠進口,如果種植和改造9000萬畝高產油茶林,就可年產茶油450萬噸,不僅可使我國食用植物油進口量減少50%左右,還可節省出1億畝種植油菜的耕地來種植糧食,這對于優化經濟結構,維護國家糧油安全具有戰略意義。
另據實地觀測,平原農田防護林平均每公頃能保護農田10.80公頃,增產糧食9360公斤。因此,大力發展木本糧油和農田防護林,是立足自給、增強后備糧食儲備能力、保障糧食安全的形勢需要。我國石油資源供應嚴重不足,森林是一種十分重要的生物質能源,就其能源當量而言,是僅次于煤、石油、天然氣的第四大能源,而且具有清潔安全、可再生、可降解、不與農爭地、不與人爭糧等優點,發展林業生物質能源是我國新能源開發的戰略需要。我國現有木本油料樹種總面積超過400萬公頃,可培育能源林1300萬公頃,可每年提供生物柴油500多萬噸、木質燃料近4億噸,折合標準煤約2.7億噸。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最新預測,我國進口原油將從2008年的每天400萬桶上升到2013年的每天570萬桶,國家能源安全形勢嚴峻,迫切需要將林業生物質能源作為我國新能源開發的重點。
。ㄈ┍U虾透纳泼裆惹行枰浞职l揮林業就業增收巨大潛力!督ㄗh》指出“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要擴大就業和增加勞動收入,以及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我國山區占國土總面積的69%,山區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56%,這些地區貧困人口相對集中,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后,民生問題更為突出。山區如何致富關系到如何解決“三農”問題,如何縮小城鄉差距問題。我國現有林地面積是耕地面積的2.3倍,其中集體林地25.5億畝,但單位面積林地的產值比耕地差得多,蘊藏著極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林業產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為社會各種資源有效參與林業生產創造了有利條件。解決“三農”問題最現實的選擇是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充分挖掘林地潛力,不斷提高林地單位產出率,通過積極發展林產品加工業、森林旅游業等,促進農林牧副漁結構合理、協調發展。依托山區豐富的林地資源和森林資源,可以加快山區經濟發展,促進農民就業增收,有效解決“三農”問題,促進城鄉協調發展,確保廣大農民安居樂業。林業的這些作用,已經在應對金融危機、擴大內需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我國是一個勞動力豐富的國家,就業形勢十分嚴峻。林業跨國民經濟一、二、三產業,產業鏈條長,涵蓋范圍廣,能對農民就業形成“磁吸效應”,對農民增收形成“倍數效應”,利用林業可為農民提供大量就業機會。2008年林業產業就業人數為4500萬人,占農村富余勞動力的37.5%;2012年將達到5700萬人。據研究,林業及其相關產業每年可以創造120萬個就業崗位,約占全國每年新增勞動力的十分之一,按保守推算,到2015年林業就業人口將達6000萬人。同時,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已完成林地確權面積21.76億畝,6779萬農戶拿到林權證,直接惠及近3億農民。發展林業是緩解社會就業矛盾、促進增收的最現實、最直接、最可行的一條渠道。拉內需、促就業、保民生需要充分發揮林業就業蓄水池和增收保障作用。
生態文明”、“綠色發展”、“綠色中國”……當這些詞匯從黨的十八大報告傳向四方,振奮的不僅僅是普通民眾,更包括了大量相關產業,這些充滿含金量的詞匯醞釀著無限商機。從“GDP 崇拜”到對綠色經濟、綠色發展的呼喚,再到“綠色中國”的提出,中國經濟的發展和改革頂層設計的明晰,為新一年的中國經濟發展注入強心劑。
中國未來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決心,不僅使生態環保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等相關產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期,中國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將發生新一輪革命。
“綠色中國”有多美?
黨的十八大報告專門辟出一個章節,論述“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為未來勾畫出一個天藍、地綠、水凈,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綠色中國”。報告中“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這一表述新意十足,內涵豐富。當清新的空氣、清潔的水源、宜人的氣候成為搶手的生態產品,嗅覺靈敏的資本市場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大好投資機會。
如今,人們越來越意識到,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以不斷消耗資源為代價的傳統發展模式已經難以為繼。從全球范圍看,節能、循環、低碳正成為新的發展方式,“綠色工業革命”已然拉開帷幕。對生態文明的追求,既意味著舊模式的終結,也預示了新市場的開啟。中國經濟將由此獲得廣闊發展空間,進而為投資提供更多機會。
根據已經公布的有關規劃,“十二五”期間,國家將投資投資近2.4 萬億元,用于節能減排重點工程;投資約1.5 萬億元優先實施8 項環境保護重點工程,開展一批環境基礎調查與試點示范。專家們預期,從現在到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時,政府還會出臺更具體的生態文明建設行動方案,相應投資額將繼續大幅增長。
具體而言,綠色投資的領域主要包括生態建設,比如對林業、水利、水土流失治理、荒漠化治理等方面的投入;環境保護,比如對水、大氣、固體廢物污染的防治;節能減排,比如發展綠色建筑、綠色材料、新能源汽車等。
雖然,綠色投資周期長、資金量大,但在全球“綠色工業革命”競爭中,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企業層面,都在加大投入。除了政府主導的公共投資,社會資本也會將更多的目光轉向和綠色發展有關的產業。根據投資咨詢機構的研究分析,自2008 年以來,風險投資和股權直接投資投向清潔技術呈現快速增長。2009年,中國首次超過美國,位列全球清潔技術領域投資額第一位。2001 年至2011 年,共有37 家環保企業46 次獲得股權融資,其中水處理、固廢處理、環保技術咨詢及推廣,尤其受到投資方的青睞。此外,自2010 年以來,先后有6 只環保領域產業投資基金成立,資金規模達到158 億元。
尤為值得關注的是,綠色投資的回報還有很大一部分是難以用貨幣單位衡量的。這是因為,新鮮的空氣、清潔的水源、宜人的環境等“生態產品”,其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在不同時期都發揮著難以替代的作用。
“綠色中國”美了誰?
“綠色中國”第一次上升到國家層面,不僅顯示了政府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生活質量的決心,在產業的眼中,更代表了某種未來產業發展的方向。因此,業界相信,在國家層面,一定會有后續政策不斷出臺,由此給相關產業帶來業績增長的良機。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網 | MSN | 騰訊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