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能力供給與需求不對稱成大學生就業難主因
發布時間:2010-07-15 新聞來源:遼寧英才網聯
記者從沈陽市就業與人才服務局了解到,由于職業能力供給與需求不對稱,大學生個人能力與崗位需求嚴重脫節,造成目前大學畢業生的知識應用率和專業對口率雙雙不足30%,就業難在所難免。
據沈陽市就業與人才服務局提供的數據,沈陽市2008年接收大學畢業生為7.29萬人,2009年為9.8萬人,占遼寧省總量的約40%。今年需要擇業的大學畢業生將超過10萬人,雖然上半年已有4.6萬名大學生實現就業,但就業形勢仍很嚴峻。沈陽市就業與人才服務局局長孟慶偉說,今年就業市場壓力增大,專業好、能力強的大學生上半年已經找到工作,未擇業的大多數為專業與需求存在明顯差異,下半年將更加困難。
沈陽市就業與人才服務局的調查顯示,結構性矛盾突出,高校的某些學科設計和社會的實際需求不對稱是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在今年計劃接收的10萬名畢業生中,60%為本科畢業生,30%為?粕厴I生整體學歷偏低與市場需求普遍偏高的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
孟慶偉說,隨著新型工業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新材料、新工藝等高新技術層出不窮,市場需求與高校所設置的專業不對稱,將延續很長一段時間,顯然滿足不了用人單位的需求。目前,用人單位一方面需要高水平的尖端專業,另一方面需要適用型、具有熟練操作能力的人,畢業生所占比例較小。“從歷年已就業的大學生看,學什么、干什么的知識應用率不足30%,專業對口率更達不到30%”。孟慶偉說。
孟慶偉表示,在日前開展的“2010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百日攻堅活動”中,30多場招聘會、雙選見面會將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創業機會。他建議,在當前“眼高手低”的就業壓力下,大學生應改變擇業觀,本著“先就業,后擇業”的原則,實行靈活就業,積累相應的工作經驗,當大學生具備一定的生存能力后,再充實完善自己以便找到更加適合自己的工作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網 | MSN | 騰訊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