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上下游產業鏈綜合情況說明
發布時間:2014-03-14 新聞來源:一覽LED英才網
我們都在作文里贊美過愛迪生與白熾燈的故事,白熾燈占據人類照明史足足一百多年,其地位絕非能輕易撼動。前不久新的歐洲能源法規發布,預示傳統白熾燈泡未來可能要淡出家庭照明,LED燈泡將全面取代傳統燈源。據LED英才網分析,出于技術上的制約,LED產業上下游各環節差異很大,上游產品技術難度極高,而下游的封裝和應用進入壁壘很低,缺乏核心技術的,中國企業只能聚集在產業的末端。盡管憑借“低成本”優勢,中國迅速變成全球的LED封裝基地,但競爭地位脆弱。分析顯示,LED上下游發展趨勢迥異,而針對不同的行業特性,投資策略也應不同。
中國LED產業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先后經歷了進口芯片封裝→進口外延片封裝→自制材料和器件等幾個階段。進入21世紀以后,環保和節能成為市場熱點,LED行業也開始升溫。實際上,制約LED發展的根本因素還是技術,以及由于技術制約 造成的產業結構不均衡。中國特有的盲目決策,也使得多數企業定位于非常不利的產業下游和低端市場。對于LED求職者來說,這是一條非常重要的信息。
產業結構:上下游不均衡
在這一輪的LED產業變局中,上游企業受到的沖擊小于下游企業。
LED產業具有典型的不均衡產業鏈結構,一般按照材料制備、芯片制備和器件封裝與應用分為上、中、下游,雖然產業環節不多,但其涉及的技術領域廣泛,技術工藝多樣化,上下游之間的差異巨大,上游環節進入壁壘大大高于下游環節(上游外延片制備的投資規模比一些下游應用環節高出上千倍),呈現金字塔形的產業結構。
其中,上游和中游是典型的技術或資本密集的“三高”產業:高難度、高投入、高風險,在某些環節技術難度極大、工藝精度要求極高、對技術和設備的依賴極強,而處于產業鏈下游的封裝和應用環節壁壘很低,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襯底材料是LED照明的基礎,也是外延生長的基礎,不同的襯底材料需要不同的外延生長技術,又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芯片加工和器件封裝。因此,襯底材料的技術路線必然會影響整個產業的技術路線,是各個技術環節的關鍵。
技術是核心和根本
LED全面替代傳統照明必須在成本上取得更大突破,而解決成本最關鍵的因素是技術,包括新材料、新工藝等,因此技術進步是LED最終走進普通照明領域的根本動力。除了成本高之外,光衰、散熱、配件匹配等性能問題也是影響LED應用的重要因素。LED的發熱直接影響光電效率和器件壽命,同時也加劇了光衰,是業界的一大難題。目前比較通行的解決方式是加大散熱片或采用其他更為有利的散熱材料來導熱,但簡單地引入散熱系統又增加了額外的結構和能耗,因此散熱問題的徹底解決要從LED制作本身入手。同時,由于LED壽命長但配套器件壽命短,例如一般LED電源采用低壓直流電源,在實際應用中電源等配件的壽命與LED燈的匹配非常困難。未來交流二極管技術(AC-LED)也許能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核心技術到底意味著什么,業內人士心知肚明。從1993年起,日本日亞化學憑借“藍光之父”中村修二的發明長期壟斷藍光LED市場,從一個不知名的小企業迅速躥升為全球半導體照明行業龍頭。2000年之后,中村修二移居美國,在加利福尼亞圣巴巴拉大學任教授并在Cree公司做科學顧問,日本日亞化學認為其泄漏商業機密從而引起專利之爭,二者爭奪藍光LED專利權的訴訟標的高達600億日元,由此可見技術和LED人才對LED產業的重要程度。
上下游投資策略不同
LED產業上中下游各有不同的核心競爭力和業務模式。中上游產品和業務模式單一,但進入壁壘極高、不確定性大,技術和資本是其核心要素;中游產品有一定的技術含量,但主要依賴于資本實力和管理的精細化;下游的應用是多樣化的,更加依賴企業的經營和管理綜合能力,質量、成本、品牌和渠道較為重要;诓煌暮诵母偁幜,我們認為對LED上下游的投資策略非常不同:上游的高不確定性更適合風險投資(VentureCapital),而中下游則更適合PE投資(GrowthCapital)或產業資本。
目前LED整個行業狀況是,上游技術制勝,不確定性大,中游:臺企領跑,內地企業跟隨,下游:整合不斷,傳統巨頭更具優勢。
技術進步是持續的過程,有些僅僅是改良,有些則是顛覆性的。LED上游環節之所以風險大,就是因為技術還不成熟,而技術上的革命往往意味著現有技術的失敗。LED市場的動力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存在巨大的替代性市場,另一方面是技術和成本上的突破速度不斷地超出預期。與新興市場不同的是,從經濟學上看,替代性市場表現出來的效用函數是一條直線(或接近一條直線),消費者效用最大化時與消費預算線的交點是一個角點解(即最終低價產品完全替代高價產品)。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網 | MSN | 騰訊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