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違約最近一周頻繁出現。
3月28日,有消息傳出,山東齊星集團資金鏈斷裂,大量銀行貸款到期無法償還,據報道,齊星集團信貸敞口高達71.6億元。同時,山東天信集團陷入了債務的泥潭。這7家公司負債總額達163.4億元人民幣。
不只是山東,另一經濟大省廣東也出現債券違約事件。
3月28日,中國最大的飲料瓶生產企業之一、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在華頂級供應商——珠海中富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珠海中富)再次發生債券違約,其“12珠中富MTN1”未能按時兌付本息,涉及資金超過6億元。
公司秘聞(ID:high3c)發現,加上此前備受關注的輝山乳業,4家企業均是民營實體企業,涉及到的債務總額合計達360億元。
與此前債務違約多發生于國企不同,有機構稱,2017年,民營企業的違約概率將高于國有企業。
圖為輝山乳業在沈陽康平的一個項目,已疑似停工、長滿荒草。
文|新京報記者 趙毅波 尹聰
7天內,4家公司被報道“無法按時償債”
▼
最近一周內,先后有多家知名企業陷入債務違約的境地。
上周五,遼寧最大的乳制品公司輝山乳業,因一日暴跌85%備受關注。輝山暴跌的背后,是其無法按時償付銀行的利息。
據財新報道,輝山乳業金融債權的金額預計在120億—130億元元左右。
3月28日,有消息傳出,山東齊星集團有限公司資金鏈斷裂,大量銀行貸款到期無法償還。據報道,齊星集團信貸敞口數額巨大,合計高達71.6億元。
幾乎同時,在山東省東營市,當地大型企業天信集團也陷入了債務的泥潭。2015年,天信集團還實現營業收入383.23億元,登上了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名單。
據報道,在天信集團及其關聯公司中,有7家已進入破產重整程序。這7家公司負債總額達163.4億元人民幣。
28日晚間,上市公司珠海中富宣布,無法按期兌付其2012年中期票據的本息,涉及發行金額5.9億元。加上3894萬元的利息,涉及總金額6.3億元。
珠海中富官網稱,公司擁有4000員工、在全國多個地區設有工廠,是國內最大的飲料瓶制造商之一。
早在上世紀90年代,珠海中富就是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在中國的指定供貨商。數據表明,到2005年,其生產的PET飲料瓶已占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在中國市場所需包裝量的一半以上份額。
公告顯示,珠海中富的擔保人是控股股東深圳市捷安德實業有限公司。
公司秘聞(ID:high3c)查詢工商資料看到,捷安德已被深圳、廣州和北京三地的法院列入失信被執行人的黑名單。
綜上相加,這一周以來,這4家企業,涉及到的債務總額合計達360億元。
公司違約多與所在行業不景氣有關
▼
公司秘聞(ID:high3c)發現,4家公司的債務違約,大部分與所在的行業不景氣相關。
以位于山東鄒平的齊星集團為例,它是一家以鋁產品深加工為主業,并涉及鐵塔、新材料、金融、地產等領域的大型民營企業。
近年來,由于鋁業產能嚴重過剩,國內部分大型鋁業巨頭都一度陷入巨虧局面。
蘭格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告訴公司秘聞(ID:high3c),2015年,我國有色行業受全球有色金屬需求疲軟、供應過剩、以及價格弱勢運行影響,行業內公司的效益均不理想。
就在3月15日,齊星集團旗下的鄒平鋁業有限公司下發停產通告稱,因集團總的流動資產不足以支撐所有下屬公司全部運行,現要求公司被迫暫停鋁業生產半年。
再往前追溯,齊星鐵塔這家上市公司的控股權,也被齊星集團賣出去。
2014年12月,齊星集團與第三方公司簽署股份轉讓協議,約定齊星集團將所持齊星鐵塔7875.47萬股股份轉讓,轉讓款7.6億元。
轉讓控股權之后,齊星集團仍在利用所持上市公司的剩余股份進行質押融資。齊星鐵塔2016年年報顯示,截至去年底,齊星鐵塔所持有的1280萬股仍然全部處于質押狀態。
地處山東東營的天信集團,同樣主營有色金屬。法院公布的數據顯示,到去年8月,天信集團子公司天圓銅業資產總額57.8億元,負債總額104.5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180.77%。
對主做飲料瓶的珠海中富來說,它違約的原因也與行業因素有關:公司業績受到了“飲料包裝市場需求不振、競爭激烈”影響。
2015年以來,珠海中富業績大幅下滑。2015年,珠海中富虧損了 6636.21萬元,去年的虧損額在5.5億元到6.5億元之間。
“2017年,民企違約概率將高于國企”
▼
公司秘聞(ID:high3c)發現,從不同口徑的數據來看,國內公司債券違約的節奏正在加快。
Wind數據顯示,2014年以來,中國債券市場開始步入違約時代。其中,2015年8月—12月、2016年3月—5月、2016年6月—9月、2016年11月為四個較為違約事件最為頻發的時期。
據民生證券統計,2014-2016年,債券違約規模從10 億上升到230.7 億。從違約概率來看,2014-2016年按照票面金額統計的違約概率,從0.01%上升到0.19%。
公司秘聞(ID:high3c)注意到,此前債券違約多發生于國企;而眼下這一輪違約潮中,民企占了相當大比重。
2016年7月,新京報報道稱,自2014年開始,民營企業違約債券數量最多,但平均金額較;地方國企占到總計違約金額的1/3。央企占比僅次于地方國企,違約額占到26.1%;央企和地方國企合計占比達到58.2%。期間,民企違約占比15.4%。
如今,隨著去產能令傳統產業快速回暖,集中于傳統產業的國企業績正在加快復蘇。
財政部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收入和利潤實現快速增長,其中利潤同比增長40.3%。
民生證券指出,與2016年國企紛紛打破剛兌改變了市場信仰不同,2017年的違約將是經營情況惡化疊加實際利率抬升所導致的市場化行為。從公司屬性來看,民營企業的違約概率將高于國有企業。
上述觀點的理由在于,首先,國企集中的行業在行政化去產能中受益較大,債轉股等措施出臺有利于改善大型國有企業的外部融資環境;其次,外部融資環境的惡化是大量民營企業不能承受之重。
“一方面,實際利率的提高超越了一些企業的承受能力,并通過財務費用的提高侵蝕企業的利潤和現金流;另一方面,實際利率抬升導致投資人對信用債的參與熱情降低,債券發行受阻。”民生證券稱。
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29日,債券到期償還量約2.7萬億元,創下單月規模的歷史新高。隨著4月份、5月份進入債券到期高峰,債券違約概率可能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