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環保意識也不是天生的,日本社會也曾經出現過先污染后治理的情況
2014年6月舉行的巴西世界杯足球賽上,盡管日本隊兩場皆輸未能晉級十六強,但在比賽結束后,一些日本球迷拿起垃圾袋撿起了看臺過道和賽場上的垃圾的行為,卻被全世界“點贊”。
其實,日本球迷的這種舉動,是自然而然的,植根于已經深入日本人價值觀的“保護環境”的意識。
很多去過日本旅游的人,最深的印象莫過于滿眼的綠色和城市街道的整潔,基本見不到一丁點垃圾。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日本大街上也幾乎看不到垃圾箱,更不用說大型垃圾站了。即便是在居民住宅區,除了飲料自動售貨機旁會放置一些供丟棄飲料瓶罐的專用垃圾箱外,你都幾乎找不到垃圾箱。
日本人在外產生的垃圾都丟哪里去了呢?
原來,日本人已經基本養成了把垃圾放在塑料袋中帶回家而不是隨手丟在馬路上的習慣,從小孩到老人都是如此。
在日本生活,要學會的一件事就是倒垃圾。在每個社區,倒垃圾都有規定時間:比如周一和周三是倒“可燃垃圾”的日子,周二倒“不可燃垃圾”,周五扔舊報紙、瓶瓶罐罐等“可回收垃圾”。在小區的顯眼之處,都會貼有垃圾分類說明。小區附近的便利店都設有回收專桶,除了飲料瓶之外,喝完的牛奶紙盒包裝等都在回收之列。
實際上,日本人的環保意識也不是天生的,日本社會也曾經出現過先污染后治理的情況。
20世紀60年代以前,日本致力于二戰后的經濟恢復與增長,對環境保護也不重視。從60年代開始,日本經濟進入高速增長期,環境公害問題日益突出!叭蠊Σ (熊本縣的“水俁病”、四日市的哮喘病和富山的骨痛病)出現后,日本人開始像今天的中國人一樣,逐步認識到“經濟發展不能以犧牲環境作代價”。
1958年日本制定了《水質保護法》和《工廠廢物控制法》,1962年制定了防止空氣污染的《煙塵規則》,1967年通過了《環境污染控制基本法》。
從上世紀60年代起,日本的環境污染受害群體啟動了大規模的法律訴訟,媒體也參與進來追蹤報道,許多地區還成立了專門的反污染民間組織。
1970年,日本反對只發展經濟不考慮環境保護的公民人數第一次以45%對33%的比例占據社會主流。內閣為此成立了專門的防止和治理污染機構,該屆內閣因此也被稱為“公害內閣”。
“公害內閣”執政期間,一共通過了14項環境保護法案。
到20世紀70年代,日本逐步建立了環境影響評估制度等政策機制,人們的觀念從“防止公害”進化到“保護環境”,日本也因此進入到“環境保護時代”。
由于長期潛移默化的教育,日本人已經養成了不亂丟垃圾、不給其他人添麻煩的“全民習慣”,這就是日本可以如此干凈的根本性原因
環保意識,應該從垃圾分類開始。
上世紀90年代初我赴日留學的時候,就已經看到日本各地把垃圾分為“可燃垃圾”和“不可燃垃圾”兩類進行回收。
現在,日本對垃圾的分類則更為細致。像東京、神戶等很多地方都要求居民把生活垃圾劃分成6類,連飲料瓶都要分成玻璃瓶、塑料瓶、鋁罐等分類處理,并要求居民在丟棄這些瓶瓶罐罐之前要將其沖洗干凈。
不同的垃圾要在每周不同的日子分開扔,且各種垃圾必須在當天早上8點之前扔在指定的垃圾收集處,如果錯過了時間就只有等下次收同類垃圾時再扔。
其實,要求把垃圾分為6類在日本來說根本算不上什么——日本南部的上勝町鎮幾年以前就已經對垃圾進行了34種分類,現在已經增加到了44種之多。
另外,日本對于如何扔垃圾還有許多具體的規定。比如,生活垃圾要用專門的垃圾袋裝好并封口,這種垃圾袋對環境無污染,一般的商店都有出售。危險品如刀、碎玻璃等要用報紙包好,并貼上寫有很醒目的“危險”字樣的標簽。大型包裝紙箱等則要展平,并用繩子系好。如果家中有家具和大型電器等要扔,還要購買專門的大型垃圾處理券貼在上面,否則會被拒收。
由于長期潛移默化的教育,日本人已經養成了不亂丟垃圾、不給其他人添麻煩的“全民習慣”,這就是日本可以如此干凈的根本性原因。
比如,日本吸煙的人不少,有報道說煙民人數占總人口的38.9%。有的煙民煙癮很大,為了解決煙灰問題,他們外出都隨身帶著塑料或金屬做的煙灰盒,絕不隨地丟棄煙蒂。
工業廢料是造成環境污染的重要原因。為此,日本裝有專門的監視系統,工地運送廢料的卡車上都裝有傳感器,GPS會跟蹤這些卡車,對有“嫌疑”的工地不間斷地攝取衛星照片來核查土地形狀的變化,以杜絕違法傾倒工業廢料。
長此以往,日本企業的環保觀念也發生了變化,從“逃避”變成了自覺遵守。1999年以來,專門計算污染排放值的“環境會計”制度在日本企業中迅速普及,實現“零排放”的企業越來越多。我參觀某著名汽車制造商的廠房時看到,工廠污水處理池的最終排放點竟然被設計成了一個養魚池,里面養了很多漂亮的鯉魚,以展示真正的“零排放”。
中國的企業,敢不敢有一天也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