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廣東省中山市環保局獲悉,今年中山市生態補償資金投入總額為1.71億元,這也是中山市自2015年、2016年分別投入1.04億元、1.41億元以來,資金規模連續第三年增加。(6月8日《中山日報》)
中山市的生態補償金的投入是一年比一年高。通過生態補償金的投入走高數據,我們完全可以看出監管部門修復生態的決心。中山市將利用生態補償金修復河流,修復土地,修復環境。這是還給群眾一個如詩如畫家園的重要途徑。
青山綠水才是最好的金山銀山。這句話是習近平多次強調的。投入更多的生態補償金,是為了修復生態家園的“舊傷口”的。由于過往的發展,只重視了經濟的走高,卻忽視了環境的污染,以至于出現了一些污染的土地、水源等等。這些地方的存在,就是一件羞辱的事情。對于監管部門而言,面對群眾環境生態家園的強烈訴求,有責任將“舊傷口”的修復放在一個重要的位置,不能眼睜睜看著那些“舊傷口”流血流膿。
這就需要用好生態補償金,要確保生態補償金使用到位,全部用在刀刃上,確!芭f傷口”能夠得以愈合。在做好了“舊傷口”修復的同時,還有更加重要的事情需要做。那就是確保生態環境不再出現“新傷口”。也就是說,在發展經濟的時候,一定要守住環境的底線,低劣的企業,污染的企業,無論其繳納了多少稅金,無論其創造了多少價值,也不能有絲毫寬容。不能讓環境保護走了“舊傷口”又出現了“新傷口”。這需要辯證的看待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關系,發展經濟的代價絕不是污染環境。不能總是一邊治理一邊污染。
事實上,中山市在環境保護“新傷口”的預防上,是做了很多事情的。在后續引進的企業中,都是環保達標企業。陳舊的污染企業改造的力度越來越大。這是對環境保護的擔當,也是對百姓訴求的回應。生態時代,我們不要帶血的GDP。
不過,對于生態補償金筆者也還是有話要說的。修復生態是必須做的事情,然而這筆錢該從誰的腰包里掏?很明顯,生態補償金是政府支出的。政府支出的錢來源于財政,說白了這就是全體人民的錢。為何污染企業破壞了環境,最后卻讓政府買單?政府買單其實就是百姓買單。污染企業污染了環境,百姓還要買單,這不符合倫理。
筆者以為,生態補償金可以由政府先行墊付。但是,最終需要“冤有頭債有主”,必須找到這些河流、土壤、大氣的污染單位,即使造成的污染是“陳年往事”,即使是眼下已經不污染了,也需要讓這些污染者、破壞者,承擔修復的費用。
生態補償金,要從污染者、破壞者的腰包里掏。不能讓他們用污染的形式賺了錢,卻不承擔必須的代價。來源于中國水網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