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2 14:24:35| 發布人: 毛文文 | 來源:一覽薪聞| 瀏覽(37142)| 評論(1)
我們完全沒有必要非要走到自己設定的路上才開始全力以赴,這是最愚蠢的做法;我們真正要做的事情,是把每一分鐘的工作做好,唯有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內功才會增強,才會擁有越來越多的可能性
如果時光可以倒流,自己可以重新選擇,是否就就能扭轉今天不盡如己意的格局和命運呢?是否就能練就一身不可替代的“絕世武功”呢?
然而事實卻是,即便你足夠幸運回到了過去的某個點,比如高考時重新選擇專業,或者是畢業時重新選擇第一份工作,你重新做出了一份看似正確無比的選擇,你此生的命運可能依然無法改變。
正如有個觀點強調的那樣,你自身的系統結構,決定了你無數個行為方式,推動著你遵循大數定律,奔向無法扭轉的命運。
一定要找到擅長的領域才能出發嗎?
年近40歲的吟秋(化名)怎么也沒想到,當初家人不惜重金打點人情托關系給自己找的這份穩定的工作,如今說不行就不行了。
吟秋是石油系統的一名普通不過的員工,這幾年行業急轉直下,經不起沖擊的企業紛紛倒閉。
一想到自己未來不知道哪天可能會面臨的“裁員危機”,再想到自己這些年來似乎沒有一樣拿得出手的本領和能力,加上如今的歲數上有老下有小,老公也是普通不過的工薪階層,家里不能沒了她的收入,她的焦灼和不安可想而知。
通常說來,我們很多人都會在兩個重要關口做出草率的決定:一是高考填志愿,二是畢業后選擇第一份工作。
吟秋回憶說,自己當年的語文成績不錯,如果當時選了中文系,或許今天就不會如此焦慮了。
我接觸過很多類似吟秋這樣的咨詢者,在他們看來,正是因為自己找不到擅長的領域,所以才不能全力以赴。
但在這個問題背后,還潛藏著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不曾全力以赴,你又如何去發現自己擅長的領域?
不敢全力以赴,注定和成就無緣
想要說明這一事實,就不得不普及一個概念,效用函數。
效用函數無疑是古典經濟學和現代宏觀經濟學最基礎方法論假設及經濟學科學化的出發點,在職場中,效用函數可以用來表示你每做成一件事情給你帶來的滿足感或成就感的量化表達。
舉個例子:
一個人付出的努力單位(X)與成就感(Y)之間的效用函數為Y=X2
也就意味著,這個人如果付出的努力是1,成就感也是1;付出的努力是2,成就感為4;付出的努力是3,成就感為9......
問題來了:這個人每多付出一個單位的努力,獲得的成就感增加值是多少?
從1個單位的努力到2個單位的努力,增加的成就感為3個單位;從2個單位的努力增加到3個單位的努力,獲得的成就感增加值為5個單位......
于是我們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在付出與成就感的效用函數下,每增加一個單位的付出,效用(增加的成就值)會逐漸遞增,并且增量越來越大。
這個結論非常重要,我們把這個結論反過來說也毫不違和,那就是,如果一個人吝嗇投入與付出,連1個單位都沒有,那么TA所獲得的成就感是極低的——越不想付出,就越難體會到成就感,甚至于稍微一松懈,成就感銳減。
你要的根本不是重來一次的選擇
網絡上有一段視頻,講述了一個“假如可以重來,你將如何選擇職業”的故事。
視頻里出現了各種職業的從業者,有模特、設計師、老板、攝影師,等等。
首先亮相的是個模特。
她吐槽說這行太累了,吃不飽飯是正常,為了減肥,曾經連續吃了幾個月的火龍果催吐,穿高跟鞋一站就是一整天,最嚴重的一次是一個腳磨了七個泡。
如果重新選擇,這位模特希望自己能夠做一名設計師,覺得設計師可以坐在高檔的寫字樓里面,喝喝咖啡畫畫設計稿,既舒服又清閑。
鏡頭切換到一名設計師那里。
這位設計師說,自從自己做了這個行當就沒有睡到自然醒的時候,客戶經常讓自己改稿,最要命的是改來改去居然告訴你第一遍最好,真是窩火到想罵人,由于長期熬夜,魚尾紋和白發長得比年齡還快。
如果重新選擇,這位設計師希望自己能當老板,有錢,并且大家都聽你的,多爽啊。
這時候老板來了。
老板說,他承擔的東西比一般人多,賺了錢還好,虧錢了只能自己扛,壓力非常大,也沒時間陪家人,對孩子關愛更少,內心總有愧疚。
如果重新選擇,這位老板希望自己能成為攝影師,他認為攝影師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并且很自由。
而從攝影師的口中我們才知道,原來搞攝影是一件事非常燒錢的事情,并且有些照片你喜歡別人欣賞不來,照樣會沒有收入,甚至于自己沒錢的時候,只能從父母那里要......
很多對現狀不滿的人總會心懷一個疑問,那就是,如果人生可以重來,回到那些重要的人生節點重新選擇,會不會比現在好呢?
電影《回陣》里,教練說了一番讓人回味無窮的話——
“你懂什么叫未來嗎,史考特?未來就是你現在所做的一切的回報,而你現在只是一味的放棄,相信我,這樣是沒有未來的。史考特,但愿你生活中別像這樣輕易放棄,因為生活本身比橄欖球艱難的多。”
時光的算法
如果你了解時光的算法,這個問題將不再對你構成任何困擾。
該時光模型由過去、現在和未來三要素構成——
“過去”是局部無法改變的條件,是你抓在手里的牌;
“現在”是選擇分配點,是你運用思維方式,將手中的牌進行分配;
“未來”是各種可能的概率與損益值統計學的結果。
該時光模型認為,對于“過去”的部分,我們必須冷靜接受,重點放在分配資源的“現在”:包括極度專注、主動選擇正確的思維模式分配現有的資源,進行理性的分析與計算。
如此,我們方有可能在絕境中突圍,甚至將爛牌打成一手好牌;而如果一個人不具備正確的思維模式及理性的分析能力,即便手握一副好牌,也容易打成爛牌。
1、決定未來的并不在于你的過去
有太多的人一味深陷在過去,耗盡了大量的時間、精力甚至情緒試圖改變過去,例如前文中的吟秋總是不斷地在腦海中假設:如果當初換一個選擇,那么今天又會是怎樣?
要知道,這種以緬懷、悼念、懊悔為主的時光消耗方式,往往影響著我們下一個更為重要的環節,那就是關于“現在”的決策。
沉湎于過去的人,總是把自己拖進了無休無止的“要是那樣就好了”的假設中,自欺欺人般列出各種錯誤的已知條件,反反復復懊惱悔恨,錯過了今天的最佳改變時機。
即便過去能如吟秋所愿般發生改變,她今天就不會有煩惱了嗎?
未必。
如果十八年前吟秋中文系畢業進入一家紙媒做編輯,今天的吟秋遭遇的焦慮并不能因此減一分,因為眾所周知的緣故,紙媒迅速衰落,如果吟秋的工作狀態依然和今天一樣得過且過不思進取,迎接她的同樣是朝不保夕的未來。
真正決定未來的,并不在于你的起點,而在于你如何運用正確的思維對現狀進行理性的分析,重新分配資源,在這個過程中,專注度和理性思維尤為關鍵。
2、職業化是每個職場人基本的能力與素養
事實上,不論任何工作,只要不是十分厭惡與反感,你的專注程度決定了你的學習速度和成長速度。
在吟秋這里,她缺乏心無旁騖專注做事的體驗,摻雜了太多個人情緒,她原本遇到過一些絕好的成長機會,卻因為情緒一味抗拒,結果錯失良機,讓人不禁為之扼腕嘆息。
比如寫財務分析報告這件事。
領導曾經有意安排吟秋寫分析報告,但她認為財務報告無聊極了,情緒上非常抵觸,寫了幾次效果也不好,干脆就推掉了這部分工作。
顯然,她低估了“做好眼前事”的重要性。
事實上,寫好財務報告的背后絕對不是文筆這么簡單,更重要的是對單位業務和專業知識的熟練度,還有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站在報告使用者的角度考慮問題的能力,等等。
這種能力,叫做“職業化”:不論我們面臨怎樣的局面,我們都可以選擇用專業的態度面對它,做到精準而熟練;并且在行動之前,就已經去除了惱人的情緒成分。
3、“確定感”產生于無意識的大腦機能,會給我們帶來徹頭徹尾的錯誤。
毫無疑問,不確定性才是宇宙的基本秩序之一。
而對不確定性的不同感受,可以用來區分青少年與中老年。
在青少年眼里,不確定性是充滿可能的未知世界,是不計算投入產出的夢想,是不評估繁衍組合的愛,是無知無畏無懼。
在中老年眼里,不確定性是陷阱與毒蛇,可以的話他們愿意花錢擺平一切讓自己不安的“不確定性”。
比如吟秋的父母。
他們對女兒有強烈的掌控欲,不允許走出校門的女兒遭遇不順或坎坷,與此同時,吟秋又剛剛好是一個“乖乖女”,雖然心底或有不滿,但依然戴著“不確定性”的緊箍咒,為逃離充滿不可確定性的未來惶惶不可終日。
以至于,吟秋一定要找到100%確信的天賦領域,才愿意投入。
布魯斯說:概率和結果之間存在巨大的差異,可能的事情沒有發生,不可能的事情卻發生了。
何為成功?
成功其實更是一種概率事件,你在一件事情上持續投入下注,你贏的概率就比隨機下注的人大,這才是“成功”的真相。
最怕的是什么也不做,勝算的概率自然為零。
4、我們的大腦擅長自我欺騙
正如爾布雷斯說的那樣,當面臨要么改變想法要么證明無須這么做的選擇時,絕大多數人都會忙于證據——我們的大腦有極強的自我說服能力,可以令這種緊箍咒毫無痕跡。
最難改變的那樣東西,是觀念。
彼得·德魯克認為,觀念的變化不能改變現實,但能改變現實的意義。
有效榨干自己,或是人生最優解
事實上,吟秋所糾結的選擇并不真切存在過。
她一直奢望找到自己的天賦領域獲得“瞬間逆襲”的神話,但可惜的是,神話從來不會出現在現實中。
對多數普通人而言,與其苦苦把自己陷入“頭腦游戲”進行所謂的選擇,倒不如面對現實,“有效地榨干自己”。
有這么一個長著天生壞學生模樣和壞腦子的孩子,因為成績差備受歧視,唱歌成為他唯一的自尊來源,高中時代就開始在餐廳做歌手。
當時的歌手有兩種,一種是“駐場歌手”,專業唱歌掌聲雷動的那種;一種是“嘉賓”,需要不斷竄場,不僅要會唱歌,還需要負責調動現場氣氛。
比起來,嘉賓的收入更高,難度也更大。
為了這份高收入,這個人選擇“榨干自己”——他組織了一支樂隊,一邊旅游一邊演出。
然而不幸的是,在唱歌這條路上,這個年輕人看不到希望,直至歌廳行業由盛轉衰,然而多年的“自我壓榨”下來,他成為了一個集唱歌、舞蹈、主持樣樣精通的老油條了。
再后來,一起搞樂隊的兄弟給他打電話,說有部電影需要一名會山東話的演員,就力薦他過去,演出了生平第一部電影,竟然獲得了成功。
這個人一鼓作氣,干脆考取了北京電影學院,那一年,他28歲。
32歲,他出演電影《瘋狂的石頭》,正式開啟了演員的職業生涯。
沒錯,他就是黃渤。
從初涉影視圈到真正火起來,黃渤一共拍了22部影視作品,其中只有4部收獲好評,其余18部被罵成“爛片”。
當我們再次回顧他的過去時你會發現,他每一步都不遺余力地投入甚至榨干自己,直到嘗試出一條有所成就的演員道路,偶然背后更是很多必然。
因為唱歌的經歷讓他臺詞功底深厚,舞蹈經歷使他表演具有形體感染力,多年竄場經歷使他鍛煉出了超高的情商,他在業內的口碑和人緣極佳,這一切,和他對待每一份職業經歷的認真程度不無關聯。
只有我們回過頭去看時,你才能明白什么是“連點成線”、“功不唐捐”。
我們完全沒有必要非要走到自己設定的路上才開始全力以赴,這是最愚蠢的做法;我們真正要做的事情,是把每一分鐘的工作做好,唯有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內功才會增強,才會擁有越來越多的可能性。
最后,引用一句話最為收尾結束今天的文章——要知道,曲折的人生并不可怕,大多數人正是毫無曲折地一路滑下去的。
作者趙曉璃,職場作家、職業生涯咨詢師,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LinkedIn領英中國專欄作者。2017年新書《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設計》三個月銷量破五萬冊。微信公眾號“璃語職美人”(crystal_words),新浪微博@趙曉璃。
來源:璃語職美人
原標題:人最擅長的領域,源于有效榨干自己